在经济学中,“智猪博弈”是一个著名的博弈论例子。
这个故事讲的是:猪圈里有两头猪,一头大猪,一头小猪。猪圈的一边有个踏板,每踩一下踏板,在远离踏板的猪圈的另一边的投食口就会落下少量的食物。如果有一只猪去踩踏板,另一只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。当小猪踩动踏板时,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之前刚好吃光所有的食物;若是大猪踩动了踏板,则还有机会在小猪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,争吃到另一半残羹余食。
那么,两只猪各会采取什么策略呢?
答案是:小猪将选择“搭便车”策略,也就是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边;而大猪则为那一半的残羹剩食不知疲倦地奔忙于踏板和食槽之间。这是因为,小猪踩踏板将一无所获,不踩踏板反而能吃上食物。对小猪而言,不踩踏板总是好的选择。而大猪呢,既已明知小猪是不会去踩动踏板的,只有自己亲自去踩踏板才能吃到一半的剩食,但这总比不踩踏板要好得多。
这种“小猪躺着,大猪跑”的现象是由于故事中的控制规则所导致的。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改变控制的规则,这就需要我们有效的控制。该规则的核心指标是:每次落下的事物数量和踏板与投食口之间的距离。如果我们改变一下这个核心指标,就会改变猪圈里这种“小猪躺着,大猪跑”的状况。
控制方案一:减量方案。投食仅有原来的一半分量。结果是小猪大猪都不去踩踏板了。小猪去踩,大猪将会把食物吃完;大猪去踩,小猪将也会把食物吃完。谁去踩踏板,就意味着为对方贡献食物,所以谁也不会有踩踏板的动力了。如果目的是想让猪去多踩踏板,这个控制规则的设计显然是失败的。
控制方案二:增量方案。投食为原来的一倍分量。结果是小猪、大猪都会去踩踏板。谁想吃,谁就会去踩踏板。反正对方不会一次把食物吃完。小猪和大猪相当于生活在物质相对丰富的“大同”社会里,所以竞争意识不会很强。对于控制规则的设计者来说,这个规则的成本相当高,每次都要提供双份的食物,而且因为竞争不强烈,想让猪们去多踩踏板的效果也并不好。
社会投影:例如公司的激励制度设计,奖励力度太大,又是持股,又是期权,公司职员个个都成了百万富翁,成本高不说,员工的积极性并不一定高。 但是如果奖励力度不大,而且见者有份,不劳动的“小猪”也有,一向十分努力的大猪也不会有动力了;这种吃“大锅饭”的现象,在企业内部,职工无论 干好干坏, 干多干少甚至不干,都不会影响个人工资分配,工资分配存在严重的平均主义,原本很努力的职工,积极性也不强了,这种策略是致命的,久而久之公司会被拖垮,甚至面临倒闭。
控制方案三:减量+移位方案。投食仅原来的一半分量,但同时将投食口移到踏板附近。结果呢,小猪和大猪都在拼命地抢着踩踏板。等待者不得食,而多劳者多得。每次的收获刚好消费完。从有效的控制方面讲,这是一个最好的方案。成本不高,但收获最大。
如果奖励并非人人有份,而是直接针对个人,如业绩与分配挂钩,既可节约组织的成本,又能消除员工“搭便车”“吃大锅饭”的现象,员工的积极性、竞争力都增强了。这就是有效的控制。优胜劣汰,把一些好吃懒做的人淘汰,留下的都是人才,企业才能发展得更好。